从一九九五年至今,我国自行车的总产量下滑了近四分之一。有人宣称,自行车工业已经成了夕阳工业——
中国是国际公认的“自行车王国”,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统计,目前全国有400多个自行车整车生产厂,年生产能力达7000万辆,这还不包括那些“散兵游勇”的“个体攒车户”。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车出口国,整车贸易约占全球总贸易量的45%,国际上每100辆自行车中就有40辆产自中国。截至去年底,我国自行车的出口量已连续7年超过1000万辆,居世界第一。自行车保有量也已近5亿辆。
然而,素有“老百姓第一代步工具”之称的自行车,目前市场销售量却显急剧下滑势头。1997、1998两年自行车的总产量仅约为2700万辆,比高峰时的1994、1995年的4200万辆下降了45%。自行车业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生死挑战。
有关专家分析自行车市场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目前自行车产品的趋同化现象较为严重,厂家在款式、花色等方面创新不足,生产秩序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各品牌自行车在价格和质量等方面的差距也较为明显,一些小型厂以低价格低质量的产品冲击市场。二是目前自行车销售呈多元化态势,致使大型自行车专卖店销量锐减。精明的个体经营户为占市场份额,几家合租一铺面,以300元左右的价格销售自攒的山地车,比正规专营店便宜几十元至百元不等。但售后质量却成了大问题。三是自行车为耐用消费品,使用年限至少在5年以上,自然导致销售量有所下降,使得产量相对过剩。四是沿海大城市的消费观念的巨变,使自行车失宠。据统计,80年代初,大连市自行车拥有量已超过了40万辆,平均每家拥有一辆自行车。到前年底,该市的自行车不足10万辆,每10户家庭仅剩一辆自行车,真正作到代步工具使用的已经不多了。五是一些大城市为解决人车争路、自行车与机动车争路的难题、把根治自行车车流占道作为交管治理内容,无形中限制了自行车市场的发展。
尽管我国自行车业目前存在着严重的发展问题,但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出现的新动态来看,其市场前景依然广阔。
按照目前国内5亿辆的拥有量计算,自行车的平均使用寿命为10年,则每年也将有5000万辆的更新需求。据有关预测,国内自行车市场更新高峰期将在两三年后出现。中国自行车协会一份对北京、上海、浙江等国内12个省市的问卷调查报告也显示,45%的消费者表示“近期内有购车意向”,购车用于代步的占被调查人数的84.2%,用于休闲健身的占6.4%,用于短途运输的占9.4%。这些潜在消费者年龄大都在21—35岁之间,月收入千元以下;我国自行车社会保有量中使用15年的自行车占72%,大都未进入更新期。调查结论为我国自行车市场今后仍有稳定的消费群体,随着自行车更新期的到来,将会引起新一轮购买自行车热。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休闲、健身、娱乐和运动的消费群体,使自行车有了用武之地。据统计,我国人口中15岁至18岁学生有8000万人,25岁至45岁中壮年有4亿多人,60岁至65岁老年人有5000万人,这些年龄段都有骑车需求,是个潜在的大市场。
业内人士介绍,当前乃至今后很长时期内,农村自行车销售市场是最看好的市场。我国12亿人口,10亿是农民。农村人均收入较低,很多农民还是把自行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这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会改变。
有关资料也表明,当今世界把自行车列为“绿色产品”,特别是电动自行车的兴起,成为国际公认的“绿色交通工具”。在汽车尾气肆虐我国之时,电动自行车深受国内大城市欢迎。我国现有开发电动自行车的企业近110家,还有扩大发展之势。在世界许多国家,骑自行车已成为仅次于游泳和跑步的大众喜爱项目。环保和健身的结合给自行车带来了新的希望,自行车业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专家预测,到本世纪末自行车贸易量将达3000万辆。现在,美国、日本、欧洲市场容量大,年进口量不低于2300万辆,美国仍是我国出口的最大市场。北美其他各国、非洲、亚洲许多国家也有很大的出口比例。同许多行业类似,自行车业只能走一条“控制总量,提高质量,振兴名牌”的路子,才能重振“自行车王国”的雄威;而如何以富于现代感的设计倡导多元化的消费潮流,则有助于企业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巩固市场份额并淘汰杂牌军而形成强势品牌。